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:粮食法等涉农法律加快立法修法
来源: 编辑: 时间:2014-3-13 阅读:
3月9日,全国人大有关负责人在大会资讯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就“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”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。在回答本报记者“本届人大常委会在涉农立法方面有哪些考虑”时,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表示,涉农法律在本届常委会的立法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列入本届五年立法规划的有制定粮食法、农村扶贫开发法,修改种子法、森林法。
据刘振伟先容,“粮食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始终不能掉以轻心的战略问题,我国人口增加、耕地减少、消费水平提高、资源负荷重的趋势不可逆转。”刘振伟说,粮食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,生产、加工、流通、消费、宏观调控、保障措施等,面比较宽,有三个重点:一、保证粮食的供给能力。调动主产区和生产者生产粮食的积极性。二、分清责任。一个是中央和地方的责任。另一个是销区和产区的责任。三、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作出规定。“粮食法正在征求意见,全国人大农委已经介入,准备加快这部法的步伐。”
刘振伟同时指出:“种子法自2000年开始实施,当时为了推动种业多元化,目前该目标已达到,但带来的副作用是现在的育种资源较为分散。我国种子企业比较多,但比较小,竞争力不强,所以现在准备把建立现代种业制度通过修改种子法确定下来。”刘振伟说,本次修改的内容较多,重点有三方面:一、完善育种创新体系。二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。“种子法的修改目前正在征求意见。”刘振伟说。
在修改森林法方面,刘振伟表示此次修改重点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:一、把集体林权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。二、林业的发展方式现在要转变。林业的发展方式向生态建设方向发展,保护好青山绿水。
关于制定农村扶贫开发法,刘振伟说:“我国反贫困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。该法由国务院扶贫办和全国人大农委共同起草。”主要有三方面:一是创新扶贫开发方式,要把扶贫从过去的输血向造血转变。二是要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,“不能让贫困代代相传”。三是要建立科学的扶贫标准,扶贫对象识别、扶贫重点县的确定和退出机制。刘振伟说:“下一步要作出一些规定,该戴帽子的戴帽子、该摘帽子的就摘帽子,不能让贫困县越扶越多。”